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

「管理2.0」的組織創新

From http://tim.nccu.edu.tw/jflee/articles/C225.htm

在「管理大未來」中先知哈默爾竭力宣揚他的「管理2.0」福音,他也不只一次提到「我真的有一個夢」「我夢想組織能夠自動汰舊換新,變革的舞台上不至於經歷脫胎換骨的錐心之痛。我夢想創新的電流能夠傳遍企業內各項活動,叛逆份子永遠能戰勝反動勢力。

如果哈默爾說話的對象是對準Corporate America說這樣的話,我想「管理大未來」大力闡揚的「管理2.0」對Corporate Taiwan可能是更遙遠的一個追求標的。

哈默爾標舉了三家他心目中「管理2.0」的標竿企業——

坪效(900美元/平方呎)為傳統競爭對手的兩倍,單店營業成長額(11%)是全美國零售業平均值三倍的「健全食品公司」(Whole Foods);

以創新透氣防水布料Gore Tex知名的「戈高公司」;

威名赫赫執行全美國65.2%(全球超過三分之二)網際網路搜尋指令的Google公司。

哈默爾認為現在多數的管理思維與方法(管理1.0),相對於這三家所代表的「管理2.0」來說,是:

管理太多,自由太少:

階級太多,社群太少;

敦促太多,理想太少。

他標舉「管理2.0」企業的三項特徵:

首先,創造一個有理想的社群,強調員工自由與責任並重,組織內充滿信任、公平與理想(如「健全食品,健全的人,健全的地球」)。

第二,打造創新的民主機制,建立格狀而非階層組織,去掉垂直權力距離,沒有老闆,只強調眾多領導者;沒有派工,只有承諾;鼓勵自由實驗,同仁備受激勵但同時也接受極高要求。

最後,「管理2.0」的企業以進化性優勢為目標,營運模式以及產品都不斷進化推出;以「70-20-10」 的比例分配資源於本業—延伸服務—非核心事業的創新點子;以極度扁平、徹底分權型式進用頂尖人才(「零蠢才天地」),組織自我管理小團隊執行多項快速而低 成本的實驗(「失敗的時間要早,損失要小」),要求廣泛且儘早的市場回饋資訊;而且全公司持續對話(就像一個高度網路化的組織),以同儕評鑑及高激勵獎金 (Google有員工團隊因推出對公司重大貢獻的創意而獲得一千萬美元的「創辦人獎金」)。

不像現在的「管理1.0」組織原則,講求的是「標準化、事業化、目標一致、階層組織、計劃與控制以及外部獎勵」。

「管理2.0」是完全另一套顛覆性的思維與實務——

組織內刻意追求多樣性與突變性因子,理念的基因庫愈寬廣愈好;

靠市場彈性分配資源,靠市場作創新專業的「天擇」,不靠資深副總裁,相信市場的智慧超越組織政治與權力考量,且勝過副總裁的智慧;

強調領導的權威來自對話,以及同仁的接受,重視分散式領導;

鼓勵同仁從意義中尋找行動的勇氣,「使命」、「信仰」對啟發同仁的工作熱情極為重要。

設計如同城市中不期而遇的驚奇環境,增多同仁與理念相互碰觸的機會。

哈默爾也再三致意,要刻意發掘組織中的「良性異端」,從組織邊陲發掘創新的契機。擴大同仁的想像力,聚集眾人的智慧,就如同「開放原始碼」軟體社群常說的對匯聚眾人智慧而言,「市集優於教堂」。

整體而言,先知哈默爾的福音訊息是管理創新仰賴社群(而非層級組織),同儕的水平互動,相互調整(而非主管權威的垂直督導),市場的群眾智慧(而非管理階層的判斷)。「管理2.0」相信多次的市場對話逐步修正Just Enough的原創產品 / 服務,漸進成為Good Enough,認為推出多版本創新的頻次與速度比正確重要,也主張「完美是進步的敵人」。

哈默爾的「去中心化」(降低管理人重要性)與「去垂直權力距離」雖然反映網路時代一些新興企業勢力的管理樣態,但是否能推展至主流企業世界中?他強調的原創創新多版本的「探險式行銷」真的能做到「及早失敗,及早學習,降低創新成本」嗎?

仔細分析,Google, Gore, Whole Foods這 些公司的平權化,其實員工仍負擔極大工作責任。而且這些公司的同仁均要具備充分的產業知識與營運資訊。他們擁有相對大的營運管理權,但仍符合「管理權、知 識權、財產權三權相合者強,相離者弱,相背者亡」的組織管理金律。看起來像前衛極端的組織物種,但並非管理理論的反例。只是這些公司都比較偏向Henry Mintzberg所稱的「專業科層」組織與「暫時性構型」組織罷了。

「及早先敗、及早學習」模式,哈默爾標舉了GoogleIBMEBO專案)為例,其實我們最近檢視You Tube公司,也發現相同模式。是否因為這些公司作的不是網路服務就是軟體系統服務,創新過程中的Prototyping原型試製不像製造業所費不貲,「多次失敗、多次學習」模式才能適用。可能這也是「管理2.0」運用限制之一。

無論如何,先知哈默爾的貢獻是顯著的,在創新的組織管理議題上他是做了少有的尖銳分析並提出前瞻見解。正如他所言,過去七十年來,有超過52千 篇文獻中出現了「科技創新」與「技術創新」名詞。但只有三千篇文章討論「產品創新」,有超過六百篇探討較新的「策略創新」概念(含「商業模式創新」),但 探討「管理創新」、「組織創新」的文章卻不到三百篇。對重視創新的各界人士而言,「管理大未來」的確提出了值得深思的觀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